光纖端面檢測標準是什么?端面在實際應用中達到一個怎樣的標準才算合格呢?
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光纖端面的標準,以及我們怎么去選擇適合的光纖端面的標準去檢查。
在IEC61300-3-35中對光纖端面的標準做了定義,目前光纖端面的檢查標準有四種可以去選擇,IEC 61300-3-35 MM 這個適用于所有多模連接頭,剩下三個標準適用于單模光纖,TIA和ISO均引用了這個標準。選用福祿克網絡測試儀器可按標準進行測試,消除端面關于清潔與否的爭論。型號為FI-3000或者FI-7000均可按標準進行測試并給出報告。
光纖端面標準詳解
參考上圖,A區域表示的是纖芯,右上角所顯示的就是現實情況,黑色的那根就是我們的頭發絲,對于單模光纖而言,最細小的灰塵就可以阻止光纖的信號傳輸。B為包層,C為粘接層,D為接觸面。這個表格就是IEC61300-3-35 MM多模判定標準的具體依據,是適用于現場和工廠端面拋光的認證標準,該標準對傷痕和缺陷都做了規定。
上圖所表示的就是單模光纖,回波大于等于45分貝,這個標準主要用于工廠拋光,且比較嚴格,這個標準下的纖芯區域不能有任何劃痕和缺陷。在表格中,無極限值表示的是沒有要求,“無”表示的是不能有任何劃痕或者缺陷。
再來看回波大于等于26分貝這個標準(參考上圖),可以看出對于纖芯區域的要求寬松了許多,這個標準主要用于現場拋光,因為是手工拋光,標準相對會更低一點。
參見上圖,最后一個標準主要用于單模的APC斜球面接頭,因為斜球面有角度,所以該標準是三種單模光纖端面標準里要求最低的,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表格中看出。
總結一下,光纖端面的缺陷和劃痕其實是有標準的,如果光纖端面不經過檢測和查看,直接清潔,也有可能造成劃痕問題;選用不合適的清潔工具,損傷端面的概率也會很大。在清潔之前或者清潔之后都需要用顯微鏡查看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