弱電綜合布線項目完成后,一般用福祿克網線測試儀進行測試驗收,常用的有信道測試和永久鏈路測試兩種。信道是指連接兩個應用設備端到端的傳輸通道,包括設備區跳線和工作區用戶跳線,例如面板到用戶電腦和配線架到交換機;永久鏈路是信息點與樓層配線設備之間的傳輸線路,它不包括工作區跳線和用戶設備的設備跳線。
為什么標準規定與綜合布線驗收卻采用“永久鏈路”來進行驗收測試?
首先,在鏈路中,最長為90m的水平電纜(也就是永久鏈路模型)在布放以及之后的運維中是固定不變的,但兩端的跳線卻時常會更換,我們應該保證“永久鏈路模型”合格的前提下保證兩端使用的跳線也合格,這樣的鏈路才是完全合格的鏈路。
但是信道的檢測方式則不同,首先在國家標準中給信道留的余量相對永久鏈路而言是比較寬松的,其次在“永久鏈路模型”不通過的情況下選擇了性能非常好的跳線,讓“信道模型”變的合格,但隨著下次跳線的更換,跳線性能的不確定性將會導致“信道模型”變為不合格,這將嚴重影響使用的可靠性與穩定性。所以我們可以得出永久鏈路測試+跳線測試的性能可信度大于信道測試。
其次,信道(又叫通道)的測試標準中規定測試結果不包含信道兩端的水晶頭參數。這意味著如果通道測試合格,并不完全代表通道接上設備后誤碼率真的可以達標—-因為兩端的水晶頭可能正好不合格。特別是如果驗收時信道合格,而標準本來對信道的要求就要低些,而后續更換了跳線,沒有用驗收時的跳線,則完全有可能反而后續的信道也不合格,從而影響整個網絡的運行。所以我們可以得出永久鏈路測試可靠性大于信道測試可靠性。
小結
合格綜合布線系統的推薦做法:永久鏈路測試通過、通道測試通過,且跳線須能經過跳線單體性能測試,只要這樣經過這三步的工程測試,才是合格的綜合布線銅纜系統。